人造语言 维基
Advertisement

中山道(哈蘇語:中山道,讀音:tɛŋ sɔn dɔ;英文:Taengsaan Province)是一個位於哈蘇國南部沿海的一級行政區。南臨日本海,東接定理、南海兩道,西界華原道,北連北山道。位於御嶽山以南、南海(日本海)以北的「中原」地區而得名。道政府位於玄界府。

Taengsaan

中山道略圖

歷史[]

中山道最早的城市是位於現壇山市與船山市交界處的南末城,大約在公元500年由靺鞨族漁民所建立。

渤海國時期,中山道全境由率賓府所管轄。

渤海國覆滅,大量渤海國民從京畿地區東遷,帶來了中山地區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和繁榮。哈蘇的經濟中心逐漸從京畿地區向東南部沿海地區轉移。

自然地理[]

地形[]

河流與湖泊[]

海洋與島嶼[]

氣候[]

資源[]

行政區劃[]

現轄12個二級行政區,其中包括京地位的府都和府地位的雞知、玄界。

區劃名稱 哈蘇語羅馬字 行政地位 政府駐地 人口(2010)
府都 Poto 鶴亭區 225.4萬
雞知 Keti 中路區 76.3萬
玄界 Waankae 玄山區 64.9萬
小浦 Saapho 如海區 27.3萬
海陵關 Haeleungkwan 中央區 50.2萬
壇山 Dansaan 慶瑞區 37.9萬
船山 Zaansaan 楫安區 21.8萬
海瀆 Haedok / 25.4萬
鳴山 Mingsaan / 15.3萬
磐山 Bansaan / 20.4萬
官曹 Kwanzaa / 9.1萬
陵署 Leungzo / 5.5萬

人口[]

根據哈蘇王國2010年人口調查的數據,中山道現有登記人口579.5萬,位居哈蘇一級政區之首。

2000年哈蘇王國人口調查時,中山道的登記人口為509.3萬。

  • 人口自然增長率方面,2000年人口調查時,中山道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為10.30‰和4.01‰,在全國範圍內屬於中游水平。
  • 在人口機械增長方面,府都、雞知、玄界等大城市及周邊地區的人口增長明顯,而官曹、陵署等東部山區政區以及西部的鳴山郡的人口則處於持續緩慢下降態勢。壇山、磐山兩政區的人口則基本穩定。

民族[]

中山道的主體民族為哈蘇族,根據2010年人口調查數據,有567.6萬,約占中山道總體人口的97.95%。

漢族是中山道的第二大民族,約有7.9萬,主要分布在府都、雞知附近地區。大多為中國山東和東北的移民。

中山道約有朝鮮族3.4萬名,分布較為平均。其他人口較多的民族還有滿洲族(即滿族)、通厥斯族、俄羅斯族等。

經濟[]

交通[]

鐵路[]

除了官曹、陵署兩郡以及壇山市之外,其餘京府市郡均有鐵路。

道內鐵路都屬於南哈蘇沿海線,包括沿海線中山道路段(鳴山-小浦)、府都-雞知線。

道內共有投入使用的客運站17個,大型貨運站14個。

雞知府是中山道鐵路樞紐。

公共交通[]

水運[]

航空[]

人文[]

語言與方言[]

中山道的方言屬於哈蘇語的中山方言,哈蘇語標準語即建立在中山方言的基礎上。各地方言差別相對較小。

Advertisement